坐月子到底该怎么“坐”?

  • 好孕姐姐Lydia

相信很多刚生完宝宝的妈妈,都听过长辈们的一些建议:“月子一定要坐好,不然以后身体会不好!”但到底怎么“坐”才对呢?

不洗澡、不洗头、不吹风,这些真的能让你恢复得更好吗?坐月子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坐月子”其实是指产后的那42天,也叫产褥期。这个阶段,妈妈的身体需要慢慢恢复,子宫要收缩,恶露要排干净,各个器官也要回到孕前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古代特别强调坐月子呢?

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分娩过程容易感染、失血,生孩子几乎等于“过鬼门关”。为了避免感染,促进恢复,产后休养成了非常重要的措施。其次,古时候的生活环境差,房子保暖不好,夏天闷热,冬天寒冷,洗澡容易着凉,生病了也没药物,只能通过“捂”来防病。最后,古代的营养不够充足,所以很多家庭会让产妇吃大量的鸡汤、猪蹄汤等,期望帮助恢复和催乳。 所以以前的坐月子方式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由于现在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坐月子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我们了。

 那我们该怎么科学坐月子呢? 

其实很简单,重点就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活动。首先是个人卫生问题,产后2到3天就可以洗澡,最好选择淋浴而不是盆浴。同时要勤换衣物和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再来说饮食,产后不要盲目进补。食物要清淡易消化,尽量避免油腻食物。补充优质蛋白,比如鱼、瘦肉、蛋类等,这样有助于伤口愈合和乳汁分泌。蔬菜和水果也是很重要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消化、防止便秘,还能帮助恶露排出。水也要多喝,促进新陈代谢和母乳分泌。适当活动也很关键,尤其是顺产的妈妈,产后6到12小时就可以下床走动了,剖宫产的妈妈术后第二天也要开始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排出恶露,还能防止血栓的发生。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产后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康复操,帮助恢复盆底肌和腰背部肌肉。但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尤其是做了侧切或剖宫产的妈妈,避免伤口开裂。

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产后很多妈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所以要和家人多沟通,获得支持。如果觉得情绪不好,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总结一下,科学坐月子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产后是可以洗头洗澡的,只要注意保暖。下床活动也很重要,适当走动有助于恢复。饮食上要均衡,不要过度进补,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优质蛋白,多喝水。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预防产后抑郁。 

希望这些小建议能帮到大家,让每个妈妈都能科学坐月子,恢复得更快更好! 

如果您对于生育相关和试管婴儿还有更多疑问,请联系我们~ https://www.lydiaivf.com/#consult-form 

做试管期间男性如何备孕?

男性要避免长时间久坐,因为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和血液循环不畅,会损伤生精功能,而且备孕期要尽量远离桑拿,温泉,锅炉房等高温环境,穿宽松内裤,不穿过紧裤子,局部高温会造成精子数量下降。

大龄女性备孕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几乎所有体检都会查到的项目。此外还有心电图、肝肾功能等等,就是为了排查有没有不适合怀孕的基础疾病。但像CT这一类具有放射性的检查要注意避免。如果是因为疾病的需要一定需要做CT的话,那么还是建议推迟备孕计划,先把病治好了再重新备孕。

做了减胎手术之后剩下的胚胎存活率有多高?

最近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多胎的知识和案例,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到了多胎妊娠对妈妈的身体和宝宝的健康都有着很大的风险。如果我们怀上了三胞胎甚至四胞胎该怎么办呢?目前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减胎。 到现在还有不少朋友认为减胎术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手术。

图片alt
 

免费咨询表

全球服务·生育保证

让每个生育需求都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