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到底该怎么“坐”?

  • 好孕姐姐Lydia

相信很多刚生完宝宝的妈妈,都听过长辈们的一些建议:“月子一定要坐好,不然以后身体会不好!”但到底怎么“坐”才对呢?

不洗澡、不洗头、不吹风,这些真的能让你恢复得更好吗?坐月子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坐月子”其实是指产后的那42天,也叫产褥期。这个阶段,妈妈的身体需要慢慢恢复,子宫要收缩,恶露要排干净,各个器官也要回到孕前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古代特别强调坐月子呢?

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分娩过程容易感染、失血,生孩子几乎等于“过鬼门关”。为了避免感染,促进恢复,产后休养成了非常重要的措施。其次,古时候的生活环境差,房子保暖不好,夏天闷热,冬天寒冷,洗澡容易着凉,生病了也没药物,只能通过“捂”来防病。最后,古代的营养不够充足,所以很多家庭会让产妇吃大量的鸡汤、猪蹄汤等,期望帮助恢复和催乳。 所以以前的坐月子方式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由于现在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坐月子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我们了。

 那我们该怎么科学坐月子呢? 

其实很简单,重点就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活动。首先是个人卫生问题,产后2到3天就可以洗澡,最好选择淋浴而不是盆浴。同时要勤换衣物和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再来说饮食,产后不要盲目进补。食物要清淡易消化,尽量避免油腻食物。补充优质蛋白,比如鱼、瘦肉、蛋类等,这样有助于伤口愈合和乳汁分泌。蔬菜和水果也是很重要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消化、防止便秘,还能帮助恶露排出。水也要多喝,促进新陈代谢和母乳分泌。适当活动也很关键,尤其是顺产的妈妈,产后6到12小时就可以下床走动了,剖宫产的妈妈术后第二天也要开始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排出恶露,还能防止血栓的发生。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产后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康复操,帮助恢复盆底肌和腰背部肌肉。但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尤其是做了侧切或剖宫产的妈妈,避免伤口开裂。

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产后很多妈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所以要和家人多沟通,获得支持。如果觉得情绪不好,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总结一下,科学坐月子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产后是可以洗头洗澡的,只要注意保暖。下床活动也很重要,适当走动有助于恢复。饮食上要均衡,不要过度进补,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优质蛋白,多喝水。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预防产后抑郁。 

希望这些小建议能帮到大家,让每个妈妈都能科学坐月子,恢复得更快更好! 

如果您对于生育相关和试管婴儿还有更多疑问,请联系我们~ https://www.lydiaivf.com/#consult-form 

“不被看见的”失独家庭

我们一直在关注年轻夫妇的生育话题,致力于为大家提供新鲜可靠的生育咨询。但就在今年的某个瞬间,当一对年纪加起来将近90岁的失独夫妻来向我做生育咨询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生育需求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在很大程度上,失独家庭的再生育需求被整个社会给忽略了。

高龄不孕有哪些问题?

对于男性来说,从40岁开始,生育力都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滑坡。最主要的表现是精子数量的减少和活力的下降。而对于高龄女性来说,阻碍生育的原因就复杂很多,首先是卵巢储备力下降和功能减退,可能出现卵巢早衰,导致没有足够数量的卵子。即使是有卵子,也可能出现卵子质量不高的问题。

取卵后发现癌症,居然是因为...

取卵和癌症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辅助生殖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发展的时候。大家对新技术的出现或多或少会抱有谨慎的态度。早在1998年,英国伦敦的Cromwell医院就总结了近十年间取卵的并发症,其中就包括卵巢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等,可谓是触目惊心。

图片alt
 

免费咨询表

全球服务·生育保证

让每个生育需求都不留遗憾